
最近,有一家江苏的公司,名字叫胜科纳米,闯进了半导体产业的大舞台。这家公司看上去不大,融资金额在科创板上排倒数,但它做的事情却让人眼前一亮——它专注于半导体检测,而且是国内第一家靠这项业务上市的公司。这事儿一出,整个行业都被震了一下。背后还有一个“拼命三郎”式的创始人,为了守住公司,借了不少钱,甚至上市后五年都承诺不卖股。
【事件经过】
先从时间说起。事情得从2023年5月说起,那会儿胜科纳米提交了招股书,准备冲刺上市。这个过程可不顺利,期间财务资料过期了三次,还经历了两轮“灵魂拷问”式的问询,整整拖到了2024年12月底才终于成功注册过会。这个慢节奏,在科创板上也算少见了。
但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家公司募资金额只有2.97亿元,是近三年来科创板里融资最少的企业之一。你要知道,前几年有些企业动不动就是十几亿、几十亿的募资规模,这么一比,胜科纳米的数字确实寒碜。不过呢,人家虽然“个子小”,做的事情却一点不简单。
胜科纳米干的活,听起来有点冷门——半导体检测。说白了,就是给芯片做“体检”。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发展了这么多年,已经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模式,比如台积电那种生产外包的Fabless模式,还有最近流行的Labless模式,这些模式各有各的玩法。而胜科纳米就是在Labless模式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。它不负责生产芯片,而是专门负责芯片的检测分析,相当于一位“芯片医生”,专门解决芯片出问题的原因。
芯片检测这行也不算新鲜。比如后端检测领域,国外已经有两大巨头——泰瑞达和爱德万,基本垄断了市场。但像胜科纳米这样专注于实验室检测的公司,在国内还真不多见。这块业务有点技术含量,能帮芯片厂排查失效原因、改进技术路径,听起来更像是芯片行业的“全科医院”。据说,到2028年,国内这块市场规模能达到150亿元。这么一看,胜科纳米其实是踩中了行业的风口。
风口归风口,能不能飞起来还得看实力。胜科纳米的确有点硬核。2024年,它的营收达到了4.15亿元,净利润0.82亿元,在国内同行里算是顶尖水平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它已经跟不少大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,比如中兴通讯、比亚迪半导体、通富微电这些行业里的头部玩家。这个客户名单,直接让胜科纳米的行业地位显得更有分量。
但这些成绩的背后,却藏着创始人李晓旻的“拼命三郎”故事。这位北大的70后学霸,为了守住公司的控制权,干了一件少见的事——借债增资。一般来说,很多创始人在公司上市前会选择稀释股份或者IPO后套现走人。但李晓旻反其道而行,直接借了9405万元来增持股份,而且承诺上市后五年内不减持。这笔债务压力可不小,光利息一年就得七百多万。
为了缓解债务压力,胜科纳米上市前还做了一件容易被人诟病的事——分红。2022年和2023年,公司一共分红了1.13亿元,其中一部分就是用来帮李晓旻还债的。虽然上市前分红这种操作容易引发争议,但从公司现金流的表现来看,胜科纳米的确有“赚钱养家”的本事。2024年,它的净现比达到了2.72,净利润0.82亿元,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却高达2.23亿元,手上现金也有1.13亿元,财务状况算是比较健康的。
李晓旻的“险棋”还不止这些。为了稳住一个重要客户,胜科纳米甚至不惜降价。2024年上半年,客户A一直是胜科纳米的第一大客户,销售金额占总营收的24.3%。但为了留住这位“大金主”,胜科纳米对部分项目降了价,结果导致亏损案件增加,亏损金额占当期对客户A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了12.21%。这笔账看着有点糟心,但换个角度想,胜科纳米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客户关系,为后续发展铺路。
一下这些波折,胜科纳米的上市之路确实不容易。从招股书递交到过会经历了漫长的等待,资金规模又小,竞争对手也不少,创始人还背着巨额债务,期间还为了客户做出不少让步。这一路走既有高光时刻,也充满了隐忧。
这事儿出来后,网上的评论还挺热闹的。大家对胜科纳米的评价五花八门,有夸的,也有吐槽的。咱们就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。
有的网友直接站在创始人这边:“人家创始人够爷们儿啊!借债增持股份,还承诺五年不减持,这年头这样的老板不多了。”还有人补了一句:“这老板背着9000多万的债,真的拼了!这要我,早失眠了。”
也有网友对胜科纳米的业务表示佩服:“这公司干的事儿,真的是芯片行业的‘医生’啊!实验室检测听着小众,但能做成这样,说明专业能力很强。”不过话锋一转,底下有人接了句:“但医生也有看错病的时候,别最后亏在客户让利上了。”
吐槽的声音也不少。有网友直言不讳:“上市前分红来还创始人的债,听着就怪怪的。投资者能不能接受这种操作,还是个问号。”还有人更直接:“上市后要是还这么分红,大伙儿是买股票还是给老板还债啊?”
还有人对这家公司的募资规模表示了疑惑:“科创板上市的企业,居然只募了不到三亿?这在科创板里都算垫底了吧?不禁让我怀疑,这公司是不是没啥野心?”旁边马上有人怼回去了:“野心不野心的,关键是能不能赚钱。人家净现比2.72,现金流比同行强多少倍,稳扎稳打不香吗?”
也有网友对胜科纳米的降价策略发表了看法。一位网友评论说:“为了留住客户,把利润都搭上了,这看着是舍利保量,长远来看会不会影响盈利能力?”另一位网友幽默回复:“朋友,这就叫‘先喂饱客户,再宰肥客户’,人家看的是长线布局。”
还有人对胜科纳米的客户名单表示羡慕:“中兴、比亚迪这些大客户,随便哪家都是行业巨头,这合作资源,妥妥的护城河啊!”也有人下了点“猛料”:“护城河再宽也怕水干,万一大客户哪天跑了呢?这风险不能不考虑。”
还有网友对这个行业本身发表了感慨:“半导体检测这行,确实有潜力。国内的市场才刚起步,未来肯定还有很大空间。”但底下有人泼了点冷水:“潜力归潜力,现在竞争这么激烈,百来家公司挤成一锅粥,胜科纳米能不能一直跑在前头,还真不好说。”
总之,胜科纳米的事儿在网上引发了不少讨论,有支持的,有质疑的,也有调侃的。大家对它未来的发展,褒贬不一。但不管怎么说,这家公司敢闯敢拼,确实让人刮目相看。
各位看官你怎么看的?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。